上海杨浦滨江新颜。解放日报记者 海沙尔摄
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一景。解放日报记者 海沙尔摄
说起上海,人们总爱冠以一个“大”字。
的确,无论城市规模、还是现代化程度,在全世界都“乓乓响”。
不过,在上海人的心目中,这座城市又是那么的“小”——一切都是那么亲近,一切都触手可及,一切都近在身旁。“这是阿拉自家的城市!”上海人每每会发出这样的慨叹。
“大”与“小”如何实现和谐统一——上海,用实践回答了一个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难题:当楼越建越高、路越修越宽、城市越来越发达时,怎样以至纤至悉的民生关怀、城市治理的精细功夫,呵护每个人的“小安逸”“小确幸”?
大上海,从没有忽略点滴民生小事
乘坐过上海中心大厦电梯的人,都有一种感觉——快!“嗖”,127层632米1分钟就到了顶。
然而,上海还有另一种电梯,它的特点是——慢!在黄浦区蒙西小区老工房楼外,电梯从6层下到1层,需要十几秒。
回忆起没电梯的日子,小区6层住户朱石贞至今心有余悸:“姆妈104岁了,就想下楼晒晒太阳。以前,只能背着她一级级楼梯走下去。我也过70了,腿直打哆嗦!能装个电梯该多好呀!”
一打听,心沉了下去——因为门洞沿街,出门就是人行道和马路,抬头还有高压线,加装电梯的空间不够。
居委会和她一样急:蒙西小区超过四成居民是60岁以上的老人呀。
急群众之所急。于是,办法出来了: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,空间不够,地上高压线移位,地下管道精准勘探,地下室避让……电梯井道的空间,终于腾了出来。
电梯装上了!为了适应老年居民需求,特意调慢了升降速度。
推着姆妈“一键下楼”,电梯门打开的那一刻,“阳光洒在脸上,心里暖得嘞!”朱石贞一脸幸福。
这样的电梯,到2025年上海将加装9000台。
几公里外,云锦路写字楼下的草坪上,敲了一上午代码的蒋志华也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温暖。
面前的草坪,呈135度左右的阶梯状,每个阶梯宽约1米、高约半米。
“这是我们的午休能量场。”蒋志华笑着介绍。有的家庭住得远,为了大家中午能休息一会儿,相关部门请来设计师,参考人体工学数据,精心打造了这片“最适合躺卧的斜坡”。
贴心的不只是一片草地,而是整座城市。
“以前,学校门口盲道弯弯绕绕,还老被东西挡着,很容易迷路。”上海市盲童学校学生刘涛皱着眉头。
都是花坛和乱停车“惹的祸”,还有19座窨井盖形成的19道弯!
学校向区里一反映,调研人员立即来了:这段盲道因建设较早,许多地方有待完善。
当晚,改造就开始了——
换成隐形井盖,扭直花坛附近盲道,划定自行车停放区域……
“这下好了,路都笔直笔直的。”刘涛开心地说。
给年轻人配上了就业援助员,为独居老人家装起了自动报警水表,让宝妈身边有了更多的母婴室……
“城市的现代化和生活的舒适性,并不矛盾。大上海,解决民生问题从没忽略点滴小事!”上海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中心主任彭勃话里透着自豪。
既要秩序,也要活力,城市治理于细微处见功力
如何让每个小需求都“被看到”?这,考验着城市管理的智慧。
梧桐树下的历史风貌街区,是上海“夜经济浓度最高”的地方。徐特的“南梧咖啡社”,就坐落在聚集了大大小小50多家咖啡店的南昌路上。
人气旺,生意好,烦恼也来了。晚上常有街坊闯进店里理论:“吵得嘎响!让人怎么困觉?”
街道主动出面了。新上岗的“业态专管员”崔巍,召集居民代表、业主坐下来一起商量:“大家对安静生活的需求要尊重,这些小店铺的活力也得呵护呀……”
一番协商后,徐特拿出了“时刻表”:“顶棚上的两只喇叭,下午6点就关掉,改用吧台下的音响。原来经营到凌晨2点,现在夜里12点就关门……”居民们“呱唧呱唧”拍起了巴掌。
互相理解,互相成就。今年夜消费旺季,南昌路业主家家挣得盆满钵满,警情与投诉量却比年初下降了一半多。
这就是上海城市治理的“妙着”——既要规则秩序,又要蓬勃活力。
前些年,有居民抱怨,市容市貌“高大上”了,可修个鞋、换条拉链不方便了。
上海马上行动了起来:千方百计呵护好城市的“微细胞”。
外企白领雯雯遇到过这么一件糗事:正在路上走着,高跟鞋鞋跟突然断了。
她掏出手机一查——200米外的镇宁路菜市场里有一家修鞋摊。
雯雯几分钟就找到了修鞋摊。
“3年前原来的地方改造,另找门面吧,租金蛮贵的。本以为做不下去了,菜市场打来电话。及时雨呀!就来这里咯。”摊主边修鞋,边笑吟吟和她聊起来。
“拷边、补箱包、配钥匙……这些不起眼的小需求,哪一样离得开小摊小铺?”镇宁路菜市场运营公司副总经理张勇军说。他们征求居民意见,列出需求清单,邀请“小鞋匠”“小裁缝”们入驻,一楼还引进了馄饨铺、大饼店……
类似的网点,上海约有50万家。划定公共区域用于小摊经营,并写入《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》。
大城市,五行八作,人口密集,“舌头碰到牙齿”的“事体”在所难免。家长里短该怎么管?
一天,金山区紫卫居民区的张阿姨在河边散步,感觉有东西钩住了裤脚。扭头一看,一只大狗正冲她龇着牙。
“魂都吓掉了!”张阿姨捂着胸口,有些后怕。
“阿拉狗乖的啦,你们有什么证据?!”社区干部李曙娟领着张阿姨找狗主人去交涉,却被对方一句话噎了回来。
李曙娟调查发现: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。“居宠矛盾”如何化解?
大家一起商量,制定了“文明养宠公约”:养狗要办证、遛狗要牵绳、犬吠要控制、伤人要担责……20多位养宠物的热心居民主动来管理。
“光堵不行,还要疏。”李曙娟说,居委会对小区闲置地进行了改造:一边划作“萌宠乐园”,装上护栏,供养宠户用;一边放上健身游戏器材,留给老人孩子。
这一堵一疏,打通了居民的心结。狗主人给张阿姨鞠了躬、道了歉。
“城市管理,细微处见功力。所有的精细化治理,最终都要落实到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上。”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邓智团说。
地上有垃圾,街面摄像头自动识别派单,“接单员”火速清理;老小区缺停车位,巧妙发掘公共停车资源,实现“潮汐式停车”;马路反复开挖,修前严格审批,让“马路拉链”不再随意开关……这,就是城市管理的精细功夫!
不管哪里人,都是一家人,这里每个人都能出彩
“刚来时,没少遭白眼。”说起30多年前初来上海的辰光,杨国涛摇了摇头。
当年,还是小伙子的杨国涛跟着安徽老乡来上海做装修,“年轻人不怕吃苦,就怕被人看不起。那时,我在外面都不敢开口。听到外地口音,‘老上海’总是一副嫌弃的样子”。
这几年,明显不一样。“越来越多上海人说起了普通话,我说一口皖北话走到哪里也不心虚。”
几年前,杨国涛在上海买了房。“前阵子小区业委会换届,没想到我进了业委会,还当上了楼长!”他呵呵笑着说,“为啥选我?他们说我干装修的,更懂行。”
“上海越来越包容了!”在上海做了4年外卖小哥的王福召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儿——
下午2点47分,跑了一中午,王福召已是饥肠辘辘,他点开手机,搜到最近的“暖心食堂”,赶了过去。
“饿坏了吧?菜都热乎着呢,敞开了吃!”师傅扬了扬盛菜的勺子,热情地招呼。宫保鸡丁、海鲜菇炒肉丝、小青菜……样样都是王福召喜欢吃的。
“我们最头疼的就是吃饭问题。饭点最忙,等忙完,要么店铺休息了,要么冷菜冷饭。”王福召说,“现在有了外卖小哥‘专属’的暖心食堂,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,还能在这休息‘充电’,大上海对我们打工人真不赖!”
2400多万上海常住人口,近一半是外地人,还有20多万外国人。在这里,不管你是哪里人,都是一家人。
“很难找到一个像上海这样包罗万象、充满无限可能的城市。”塔拉斯孔竖起大拇指。
塔拉斯孔在拉美和中东生活多年,11年前来到上海,3个孩子和她的儿童护肤品牌都诞生于此。
“上海的创业环境特别好。”塔拉斯孔啧啧称赞,人们对新品牌、新事物的接受度很高,政府部门对初创企业非常支持。“这里是创业者的天堂。”塔拉斯孔给出这样的评价。
说起上海的生活,塔拉斯孔更是赞不绝口:“上海是一座很宜居的城市,很安全,生活设施齐全,看病方便,孩子能得到多样化的教育。”
包容、开放,人人都能出彩,这就是上海!海纳百川的胸怀,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。
面朝黄浦江的科学家社区,又迎来了一批访客。
“社区有人才驿站、灵感花园,甚至配了多功能厅、报告厅。我刚看了一层楼的房型,就迫不及待想‘预订’。”上海理工大学教授窦世学说道。
“如果入住了,楼上楼下都是不同领域的专家人才,没事聊聊你怎么做实验,我怎么做检测,还愁没有灵感?!”复旦大学药学院特聘教授邵黎明话里透着期待。
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期待——
上海把新市民、青年人、一线务工人员都纳入政府租赁住房保障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将新增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(间)以上。
这不,一大早,王福召匆匆赶往武威东路和欣公寓3号楼。这次,他不是去送外卖。
“我呀,去——选——房!”
在华阳路街道,记者差点和社工潘钧撞了个满怀:“路东有栋楼墙面出现剥落,后街拐弯处消防栓渗水……”潘钧嘴里咬着笔帽,埋头在本子上不停地记着。